AI 快捷指令记账
写在前面的话你是否还在为记账烦恼?本文将教你如何利用飞书多维表格、AI 图像识别和 iOS 快捷指令,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自动记账系统。 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方式记账? 借助于 AI 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交易信息,无需手动输入,大大提高了记账效率。 想记录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可控,可以通过提示词,实现任何我想记录的内容。 可以借助于飞书的图表功能,设计出任何我想要的分析图表:趋势图、饼图等。可以生成每日、每周、每月的支出报表,还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统计,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 不记账,永远不知道钱花哪儿了。花一千元很简单,赚一千元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但是,省下了一千元,就相当于赚了。 本文适用于动手能力强的人或者有一定计算机背景的人,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可能有一定的门槛,不建议普通用户折腾,如果觉得本文内容过于复杂,建议普通用户搜索其他更简单的自动记账方案。 本文只是讲解如何利用多维表格 + AI 图像识别 + iOS 快捷指令实现自动记账,数据都存储于每个人的飞书多维表中,理论上来讲都是归属于自己的,隐私问题应该是有保障的,除非飞书或火山引擎发生数据泄露,否则您的数据...
情绪是一种幻觉
最近工作不太顺利,睡眠也不怎么好,早上上班的时候还有点床气,然后今天在挤地铁的时,还被一个带着耳机的家伙踩了一脚。 那一瞬间,我感觉我快控制不住了。大爷的,踩了人连句对不起都不说! 但就在我准备开口发泄怒火的时候,突然注意到他耳机线的另一端连着一个助听器。 唉,原来他是个听障人士,刚才那股怒气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意思的是,我被踩了,如果同样的一只脚,同样的力度,如果对方不是个残障人士,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情绪到底是真的存在?还是一种错觉? 仔细想想,我们的很多情绪不都是这样吗? 失恋时痛不欲生,觉得世界末日来临,但过几年再看,只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可爱得有点好笑。 为工作中一点小事生气到睡不着觉,第二天一觉醒来,却怎么也找不回昨晚那种愤怒的感觉。 等红灯时急得直跺脚,但等绿灯亮起的那一刻,仿佛之前的焦躁根本就不存在。 这些情绪在当时都是那么真实,来势汹汹,不容置疑。 最神奇的是,当我开始这样观察自己的情绪时,发现它们其实也没什么,真的没什么。我们经常说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其实不对,不是控制情绪,而是简单的观察自己的情绪就好了,只需要观察,欣赏它的表演。 斯多...
找到时间的黑洞
记录时间之后,我的生活悄然改变不知道你有没有被手机上统计的每天使用时长吓着,反正我是被吓着了:平均每天使用手机8小时47分钟。 这个数字让我心里一沉。仔细一算,除去睡觉时间,我居然有一半以上的清醒时间都在盯着手机屏幕。 更让我震惊的是,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时间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流走的。 开始尝试记录时间我开始好奇:除了玩手机,我的时间究竟都去哪儿了? 偶然间在App Store里发现了Toggl Track这个软件。它的界面很简单,只需要点击一下就能开始记录当前在做的事情。 刚开始记录时,我觉得特别麻烦,经常忘记启动或停止计时。但慢慢地,这个动作变成了一种习惯。就像给每一段时间打上了标签,让原本模糊的时间变得清晰起来。 出乎意料的发现记录一个月后,我看着统计数据,内心五味杂陈: 我以为自己工作时很专注,实际上经常被微信消息打断,真正专注工作的时间平均每天只有3小时 我以为自己经常健身,但是每周运动时间居然打不到3小时 我以为晚上只是随便看会儿视频,结果发现常常一看就是2-3个小时 最让我意外的是,很多事情的实际用时和我的感知完全不一样。比如我觉得看了很久的书,实际记录显示可能只有...
习惯的养成与戒除
习惯的运作机理好的习惯非常重要,所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是如此,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暗下决心要养成一种好习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坚持到最后。 这是为什么呢?是我们自控力不足吗?当我们不了解习惯的运作机理时,想要养成一种习惯,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告诉自己要坚持,一定要咬紧牙关的坚持。其实没有必要这么严肃,放轻松点。 曾经有研究团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T型盒子里,左边有一个开关,打开之后就可以获得食物,最初把老鼠放进盒子里时,老鼠随机在盒子到处乱窜,当偶然触碰到开关后老鼠就会吃到食物,最后慢慢的再把老鼠放进T型盒子里的时候,老鼠就会直奔左边的开关,然后触碰它。最后哪怕打开开关之后,不再有食物奖励,老鼠也还是重复之前的行为。 老鼠实验可能带有一定的科研性质,同样的在生活当中,我们也会有类似的场景: 看见心爱的跑步鞋,会不自觉的穿上跑两步,甚至出门跑几公里,跑完步之后,感觉心情特别放松,特别满足。 看见篮球,会不自觉的拍几下,甚至约几个人酣畅淋漓的打一场 看见电子秤,会不自觉的上去称一下体重,当天会格外有意识的控制糖分的摄入…… 从以上情境中,我们基本上可以看...
推荐一个好看的Obsidian主题
强行解释虽然对于经常写作的人来说,工具不是最重要的,内容才是。但是如果能有一个赏心悦目的写作工具,工作时的心情也会好很多,说不定能够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今天看到了一个不错的Obsidian主题,感觉很喜欢,特地分享出来。 效果图预览 这个主题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彩虹般的色彩分类,无论是左侧的文件夹还是中间的正文部分,都非常棒! 涉及的插件 主题:AnuPpuccin 工具栏:Editing Toolbar 大纲:Quiet Outline 样式设置:Style Setting 字体:霞鹜文楷 ,安装地址:https://github.com/lxgw/LxgwWenKai 以上所以到的插件都可以在第三方插件市场中找到,直接下来安装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提一句的是,主题安装成功之后,实际显示出来的效果和上面展示的效果不一致,这是因为主题安装好之后,使用的都是默认配置,如果需要展示出上面的样子,需要借助于『Style Setting』这个插件对AnuPpuccin的配置进行一些自定义调整。 具体想要调整的地方,大家可以自行折腾,其实也不复杂! 字体设置强烈推荐这个霞鹜文楷,阅读起...
如何构建有价值的知识库
摘要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构建有价值的知识库,重点介绍了卡片笔记法,以及如何理解笔记与笔记之间的链接和构建一个网状结构的知识库的好处。作者还介绍了使用 Obsidian 记录读书笔记的方法,包括建立模板和使用标签等。最后,作者强调了理解原理并持之以恒的坚持是最重要的。 知识坟场我很喜欢做笔记,从2012年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组建自己的『知识库』。记得当时使用的是印象笔记,我很喜欢把工作计划、读书笔记、所思所想等等一切我想记录下来的内容,因为我觉得总有一天我还会用到这些内容。记得当时最喜欢的是印象笔记的剪藏功能,它可以把我看到的网页完整的保存到印象笔记里,这在当时办公环境不允许连接公网的情况下十分有用。 我连续买了印象笔记很多年的高级会员,用着一直不错,他的演示功能我也很喜欢,因为这个功能在一些场景下可以让我省下做PPT的时间,后来印象笔记交给国内的公司运营之后,我就实在不想用了,最接受不了的是会员专属广告。我都已经是高级会员了,还天天各种广告催着我买这个买那个,再加上markdown支持的不友好,所以我就开始尝试换另外笔记软件。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折腾,我最终选择了Notion。 初...
不再寻求认可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不自由的大多数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去学跳舞把,跳舞的人有气质。 上大学,学某某专业把,以后好找工作。 择业时,到哪儿哪儿上班把,工作体面又稳定。 工作后,要怎么怎么样,以后升职加薪快。 择偶时,找个什么什么样的,以后会少奋斗很多年。 …… 你自由吗? 身边经常会有人以爱你的名义来关心你,以Ta们认为好的方式来对你,如果你按照Ta的要求来做了,你在大家眼中会是一个『乖孩子』,可能也会成为那些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你真的开心吗? 难道我们不应该听取父母或长辈的意见吗?难道忤逆他们才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是身边的亲人,谁会和你在这里浪费口舌呢? 是的,我们应该理解长辈们的心情,但是理解并不代表着要顺从。 如果身边有10个『爱』我们的长辈,我们也要为了他们的『爱』而顺从他们吗? 如果他们之间的『爱』存在冲突呢?我们该听谁的不听谁的?不听某个人的是不是就是不孝顺了?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人生将会是多么痛苦啊,那还能叫做『我』的人生吗?我们的人生里全部塞满了别人的期望,我们是在背负着别人的期望活着! 如果自己都不为自己活着,谁还会为你活着? ...
领域驱动设计
复杂软件设计的解决方案DDD是Domain-Driven Design(领域驱动设计)的简称,它是一种解决复杂软件设计的方法论,它试图分离技术实现的复杂性,并围绕业务概念构建的领域模型,以解决软件难以理解,难以演进的问题。 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我们目前的开发模式一般是这样的:需求分析 -> 数据库设计 -> 编码 数据库设计环节的目的,我认为更多的是站在数据的角度来翻译(理解)业务,既把业务的变化映射成数据的流转,以此来降低开发人员理解业务的难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际情况确事与愿违,时间长了我们的工作就变成了数据的搬运工,眼里只有了数据没有了业务。 自行脑补一下我们写XxDao、XxServiceImpl时的感觉吧!是不是某某功能,其实就是把某个数据库的值更新成某个指定的值~ 这样也可以把系统开发出来,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团队中来了新人,Ta该如何理解原有的业务呢?看产品原型?分析数据库表设计?分析Service中的业务代码?……时间成本大,信息分布散乱,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当有一天我们的业务...
什么是CAP定理
什么是CAP定理?CAP定理告诉我们,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同时满足一致性(C:Consistency),可用性(A: 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Partition tolerance)这三个基本需求,最多只能同时满足其中的2个。 2000年的时候,Eric Brewer教授提出了CAP猜想,2年后,被Seth Gilbert和Nancy Lynch 从理论上证明了猜想的可能性,从此,CAP理论正式在学术上成为了分布式计算领域的公认定理。并深深的影响了分布式计算的发展。 C:一致性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如果在一个节点上成功进行了写操作,在另外一个节点上可以读到上一个节点写操作之后的结果,我们就认为系统具有一致性。 all nodes see the same data at the same time. A:可用性任何客户端的请求都可以被成功的响应。 怎么来理解呢?这里先讲一个笑话: A:我心算特别快。B:82342342乘以234234等于多少?A:等于345333。B:你确定算的对吗?A:对不对你先别管,你就说算算的快不快吧~ 回到正题,可用性看中...
低成本防暴力破解&防CC攻击 fail2ban
fail2ban入侵防护最近分析了系统访问日志,发现了很多4xx的请求,居然有人在探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404 /login404 /owa/auth/x.js404 /ecp/Current/exporttool/microsoft.exchange.ediscovery.exporttool.application404 /owa/auth/logon.aspx404 /.env404 ///remote/fgt_lang?lang=/../../../..//////////dev/404 /.env404 /vendor/phpunit/phpunit/src/Util/PHP/eval-stdin.php404 /plugins/elfinder/php/connector.php404 /remote/fgt_lang?lang=/../../../..//////////dev/cmdb/sslvpn_websession404 /owa/auth.owa404 /vendor/phpunit/...









